第136章 ‘統’與‘治’
關燈
小
中
大
第136章 ‘統’與‘治’
顯慶五年七月。
朝上就熊津都督劉仁軌所上‘請征倭國事’,展開了激烈討論。
討論的議題倒不是打不打——拒不交出大唐的人(沒錯,百濟王子已經擁有大唐戶口了),以及阻攔大唐使者登岸兩件事疊加——打肯定是要打的,否則正如劉都督所奏,倭國強保百濟王子,必會給遼東局勢留下後患。
爭論點也不在能不能打贏,朝臣們沒有一個覺得這是個問題。
分歧之處,主要在於此番作戰規模——是要打到倭國俯首稱臣,從此成為大唐屬國?還是就打一場警告戰,逼令倭國交出百濟王子?
朝臣們各執一詞,都有理有據。
事關軍國大事,皇帝也很慎重,令三省宰輔詳議後,再各自報上最終的意見與詳奏。
*
尚書省下轄六部。
於是在剛剛返回京城的,尚書省左仆射李勣大將軍主持下,六部內五品以上官員,全體集合開了一場大會,來統一尚書省的觀點。
雖說六部齊聚,但與此戰事有關的,主要還是兵部、吏部、戶部三部。
工部管造器事,也算有一半牽連。
而刑部和禮部的官員們,都自覺都坐到遠一點的地方去了——專業不對口,純純來旁聽。
姜沃是習慣了什麽會議,都要做會議記錄的。
自李勣大將軍開口,她就提筆,準備開記。
李勣叩了叩桌子,神色一如既往肅然:“首先,先說說諸位疑惑的問題——”
“何為倭國?”
姜沃:……
然她擡頭環顧屋內,就發現許多朝臣都在認同地點頭。
之後帶著一臉求知,等著剛從遼東回來的李勣大將軍,講解下倭國到底是什麽國家。
她重新調整了心態:是啊,此時的大唐朝臣,又怎麽會關註、了解倭國呢?
就像此時向大唐朝貢的數十個西域國家一樣,若是隨意拎出來一個,姜沃對其國的了解,也只會停留在‘這個名字有印象’的層面。
倭國在大唐朝臣心中,就是如此。
*
於是姜沃擺正心態,認真做筆記:她也要站在此時大唐朝臣的角度,來看問題。
李勣大將軍簡短介紹了倭國——
“倭國,處於新羅之南的海上,依山島居。冠服頗似新羅人。”
沒了。
姜沃:……真的,好簡短啊。
而且全都以新羅作為對照組,倭國聽了不得破防啊。
好在,李勣大將軍想了想,又補了一句:“據滅百濟時所得的軍報,倭國的國力,應當與百濟新羅仿佛,甚至略差。”據說當地軍械很落後。
聽到這兒,便有朝臣不解發問:“既如此,倭國如何敢扣下百濟王子,截我朝使臣?”原以為倭國面對大唐這麽剛強,多少得跟吐蕃、當年突厥等一個體量呢。合著還不如新羅啊?那為什麽這麽猖狂呢?
李勣大將軍搖頭表示不清楚。只是他也並不在意——無論原因是什麽,問題解決了就行。
說來,若說此時滿屋朝臣,對倭國最了解的,真無過於姜沃。
她起身要求發言。
今日,她不光想讓在座六部朝臣們了解倭國,去開發下倭國銀礦,心裏還有另外一個更要緊的構思。
**
李勣大將軍很痛快準了姜沃發言。
姜沃就先與朝臣們解釋了下,此時倭國對大唐的認知和態度——
不單大唐朝臣不了解倭國,其實此時的倭國,根本也不了解大唐的實力!
從諸多事件分析可知:此時倭國的心態,是想要跟大唐平等論交,甚至覺得兩方勢均力敵,可以試著伸手搶大唐看中的地盤。
姜沃一一道來:“倭國第一次與我朝往來,是貞觀五年,譴使者入朝。”
彼時先帝還派出一位刺史高表仁,也去倭國回訪了一下。
當時兩國的認知就產生了嚴重偏差:先帝當然是把倭國當成來依附的附屬國看待的。
但倭國不覺得,只以為是兩國平等論交——
以至於高表仁過去向倭王宣旨的時候,倭王不肯按照臣子禮數接旨。
而倭王不面北行臣子禮,高表仁便也不肯宣大唐天子詔書。
兩方各不相讓,高表仁一揮袖子走了,終未宣詔。
倭國也很惱火,覺得大唐瞧不起人。於是終貞觀一朝,倭國再未譴使臣入唐。
而大唐二鳳皇帝這邊,早把倭國忘到九霄雲外去了。
直到當今登基,為新羅事,倭國才又三番譴使臣來唐——
依舊不是來朝貢的,而是來走外交手段跟大唐斡旋,讓大唐勿要助百濟的。甚至想跟大唐一起瓜分下朝鮮半島。
一言以蔽之:此時的倭國還真不了解大唐的實力,對待大唐,完全是想爭鋒的心思。
所以才會出現扣留百濟王子、拒絕大唐使臣‘登岸刺探軍情’等行為。
**
至此,大唐朝臣們才總算對倭國,有了個比較立體的了解。
有了解,才有能做出正確判斷的基礎。
李勣大將軍屈起手指敲了敲桌子,準備讓在坐朝臣開始發表意見。
還未開口,就聽姜侍郎又補充了幾句:“對了,還有一事。”
“之前倭國使臣被扣留在長安城中,經由與他們交流其本土風物——”
姜沃聲音愈加和緩道:“倭國雖孤懸海上,土地貧瘠,然多礦產,尤其是銀礦。”
寬闊的正堂中,霎時人人露出了頗為感興趣的神色。
李勣大將軍都‘哦?’了一聲。
“展開說說。”
*
其實原本,大多數朝臣,對倭國成為大唐屬國是無可無不可的。
畢竟,倭國跟百濟不同,百濟是朝鮮半島的一部分,百濟不安,高句麗也會一直難以安定,朝廷想要徹底掌控遼東之地的計劃,就會收到阻撓。
所以,唐滅百濟之戰,說到底還是滅高句麗的延伸,是安定遼東的必要一戰。
相較之下,倭國卻是孤懸海外的島國,可沒有這種重要性。
然現在,倭國在朝臣們眼裏又變了。
現在的情形是,礦產匱乏的大唐,聽說了一個礦產頗豐、實力一般,而且還一直在跟大唐作對爭地盤的敵國。
那……就沒得說了。
**
“其實今日,我還有一事,想與諸公商議。”
李勣大將軍頷首:“姜侍郎只管說。”
對姜沃來說,她心中最重要的事,其實並不是倭國和銀礦。
而是——
“是我朝對於藩屬國的‘統’而不‘治’。”
大約是自古以來的強大與文化傳統的緣故,中國歷朝歷代對‘屬國’,其實更看重是一種名義上的‘稱臣’和‘朝貢’。
是一種‘統’的理念,而不是真的去‘治(理)’其下屬國。
對屬國內部的政治、經濟,其實基本是不管的。
這也就造成了,‘宗藩’之間的聯系,其實很不牢固。
最要緊的是,中國歷朝歷代,還多以‘天朝上國’的心態,對於屬國的朝貢,返還更多經濟的饋贈,實行‘厚往薄來’的政策。
甚至……還會給予先進文化、技術指導。
這些舉動,在宗主國強大的時候自然沒問題,屬國會是老老實實順從的好孩子。
但到底是兩國兩心,一旦宗主國衰弱,很可能就會被屬國反咬一口。
故而,姜沃想提出的是:當民族沒有徹底融合,不是一家人的時候,該保留的一定要保留,不能任由他人帶走!
正如現代社會,各個國家對自己的高精尖技術,一定也是最高級別的保密程度。
姜沃想到銀礦的那一天,就想起了這個問題:如今大唐開山采礦,已經習慣了用火藥,航海也已經用上了羅盤——
若是為了開采銀礦得到些許銀錢,倒是讓倭國反手把火藥的煉制、羅盤的制作、大唐的先進造船術這些技術拿了去,那才真是大大的倒賠!
因此,在今日六部皆在的大堂之上,姜沃說出了此事。
銀子固然很香,武德充沛指哪兒打哪兒的大唐,更不愧是威名赫赫的天朝上國。
但在大唐不斷開疆擴土的如今,該如何治理被打下,卻並非一心的‘屬國’,已經是一件近在眼前的事情。
這世上沒有什麽毫無代價的取得。
正如兵法所說‘未勝先要慮敗,才能百戰不殆。’
想要銀礦,就得把方方面面都考慮到。
姜沃近來思考這件事情,常想的頭疼,生怕哪裏漏下什麽。
不過,她現在已經深谙壓力轉移大法了:不要太逼迫自己,而要把難題分享出去,把大家一起卷起來。
姜沃分享問題完畢,歸座。
**
顯慶五年八月。
經過三省六部的朝議,皇帝最終決定再派戰船前去東征倭國時,東海之上的緊急軍情卻先一步送入了長安城——
大唐的水軍與倭國的水軍,於白江口發生了大戰。
朝堂之上諸人:??
劉仁軌這麽大膽?不等皇帝命令就開戰了?
*
劉仁軌冤枉。
他確實是個一言不合就動手的硬核狠人,然,這次卻是對方先動的手!
說來也巧。
去歲,大唐是怎麽備戰準備滅百濟的,倭國境內,齊明倭王就是怎麽準備進攻新羅的![2]
齊明倭王對此戰看得很重,親自督戰,今年甚至搬來了北九州住。
誰料,倭國這邊還等著百濟的信號,跟百濟一起夾擊新羅呢,轉頭就聽說——
什麽?百濟已經被大唐滅了?!
倭國驚呆。
但來都來了,備戰都備了一年了,難道轉頭就走?
那不能夠!畢竟,倭國對此戰、對自己都很有信心!
他們為此戰準備了一年有餘,帶來了數萬的兵士,上千艘戰船,怎麽能直接就退兵?
倭國決心自行攻打新羅。
就在此時,大唐居然派使者來要百濟王子——
所以,倒也不能怪倭國不肯讓大唐使者登陸:實在是太巧了。大唐不會探知到他們要興兵攻打新羅吧?
心中有鬼,倭國拒絕了大唐使者登陸。
而經此一事,劉仁軌頓生警惕,加強了防備巡岸。
倭國則是決定先下手為強,直接出擊!
就這樣,兩方在白江口發生了一場遭遇戰。
這一場遭遇戰,倭國是備戰許久的水軍皆出,共千餘艘,數萬兵士。
而劉仁軌這邊,則只帶了一百餘艘戰船,萬餘人。
與之前許多與大唐軍隊交戰的敵人一樣,倭國水軍看到兩方兵力(船只)數量懸殊,大喜:優勢在我!
直沖大唐戰船而去——
*
長安城中的朝臣,自然未能親眼見到這一戰。
但看到了戰報:“仁軌遇倭兵於白江之口,四戰皆克。”
“焚其舟四百艘,煙焰漲天,海水皆赤,賊眾大潰。”[1]
此戰後,劉仁軌率水師追著殘留的倭國船只,一路來到對馬港口,即倭國阻攔大唐使者登岸之處。
上百艘戰艦堵在對馬港口。
劉仁軌立於船頭,直至倭國主動將百濟王子扶餘豐綁了,放到一艘小舟上,送往大唐船上。
*
此戰使得倭國水軍精銳盡潰。
而‘海水皆赤’的戰場,也終於讓倭國認清了大唐的實力。
因此,在大唐的國書送達,讓倭國在成為屬國和滅國之間選一個時,倭國迅速扭轉態度,毫不猶豫選擇了與新羅一樣,成為大唐的屬國。
行朝貢,奉正朔,凡王位更疊,皆受冊封。
自此改用大唐年號。
**
顯慶五年十一月。
蘇定方大將軍自百濟還,獻義慈王。
與此同時,登州港口,有數艘船只正從大唐出發,行駛向倭國。
船上除了大唐派往倭國的冊封使臣,另有負責冶鑄金銀銅鐵的少府監胥吏數名、負責礦地辨認的掌冶署胥吏數名。
隨行者中,還有兩名令胥吏們頗為陌生忌憚的‘監秘官’。一為宦官,一為宮中女官。
樓船於海上乘風航行,上樹大唐烈烈幡幟。
**
顯慶五年十二月。
帝下詔,來年改元龍朔。
顯慶年間事,至此而終。
*
不過,在顯慶年號的最後一天。姜沃終於解開了一個謎團——
顯慶三年九月,皇後誕下次子,因小兒年幼,皇帝便一直未起名。姜沃就一直好奇,這是哪位武皇之子,亦或是哪位都不是。
到了這顯慶年的最後一天。
皇帝於除夕宴上,宣布了嫡次子的名字。
作為顯慶年間出生的唯一一位皇子,皇帝為其取名李顯。
*
姜沃側耳傾聽,大明宮的新歲,隆隆鐘聲敲響。
新的一年又到了。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顯慶五年七月。
朝上就熊津都督劉仁軌所上‘請征倭國事’,展開了激烈討論。
討論的議題倒不是打不打——拒不交出大唐的人(沒錯,百濟王子已經擁有大唐戶口了),以及阻攔大唐使者登岸兩件事疊加——打肯定是要打的,否則正如劉都督所奏,倭國強保百濟王子,必會給遼東局勢留下後患。
爭論點也不在能不能打贏,朝臣們沒有一個覺得這是個問題。
分歧之處,主要在於此番作戰規模——是要打到倭國俯首稱臣,從此成為大唐屬國?還是就打一場警告戰,逼令倭國交出百濟王子?
朝臣們各執一詞,都有理有據。
事關軍國大事,皇帝也很慎重,令三省宰輔詳議後,再各自報上最終的意見與詳奏。
*
尚書省下轄六部。
於是在剛剛返回京城的,尚書省左仆射李勣大將軍主持下,六部內五品以上官員,全體集合開了一場大會,來統一尚書省的觀點。
雖說六部齊聚,但與此戰事有關的,主要還是兵部、吏部、戶部三部。
工部管造器事,也算有一半牽連。
而刑部和禮部的官員們,都自覺都坐到遠一點的地方去了——專業不對口,純純來旁聽。
姜沃是習慣了什麽會議,都要做會議記錄的。
自李勣大將軍開口,她就提筆,準備開記。
李勣叩了叩桌子,神色一如既往肅然:“首先,先說說諸位疑惑的問題——”
“何為倭國?”
姜沃:……
然她擡頭環顧屋內,就發現許多朝臣都在認同地點頭。
之後帶著一臉求知,等著剛從遼東回來的李勣大將軍,講解下倭國到底是什麽國家。
她重新調整了心態:是啊,此時的大唐朝臣,又怎麽會關註、了解倭國呢?
就像此時向大唐朝貢的數十個西域國家一樣,若是隨意拎出來一個,姜沃對其國的了解,也只會停留在‘這個名字有印象’的層面。
倭國在大唐朝臣心中,就是如此。
*
於是姜沃擺正心態,認真做筆記:她也要站在此時大唐朝臣的角度,來看問題。
李勣大將軍簡短介紹了倭國——
“倭國,處於新羅之南的海上,依山島居。冠服頗似新羅人。”
沒了。
姜沃:……真的,好簡短啊。
而且全都以新羅作為對照組,倭國聽了不得破防啊。
好在,李勣大將軍想了想,又補了一句:“據滅百濟時所得的軍報,倭國的國力,應當與百濟新羅仿佛,甚至略差。”據說當地軍械很落後。
聽到這兒,便有朝臣不解發問:“既如此,倭國如何敢扣下百濟王子,截我朝使臣?”原以為倭國面對大唐這麽剛強,多少得跟吐蕃、當年突厥等一個體量呢。合著還不如新羅啊?那為什麽這麽猖狂呢?
李勣大將軍搖頭表示不清楚。只是他也並不在意——無論原因是什麽,問題解決了就行。
說來,若說此時滿屋朝臣,對倭國最了解的,真無過於姜沃。
她起身要求發言。
今日,她不光想讓在座六部朝臣們了解倭國,去開發下倭國銀礦,心裏還有另外一個更要緊的構思。
**
李勣大將軍很痛快準了姜沃發言。
姜沃就先與朝臣們解釋了下,此時倭國對大唐的認知和態度——
不單大唐朝臣不了解倭國,其實此時的倭國,根本也不了解大唐的實力!
從諸多事件分析可知:此時倭國的心態,是想要跟大唐平等論交,甚至覺得兩方勢均力敵,可以試著伸手搶大唐看中的地盤。
姜沃一一道來:“倭國第一次與我朝往來,是貞觀五年,譴使者入朝。”
彼時先帝還派出一位刺史高表仁,也去倭國回訪了一下。
當時兩國的認知就產生了嚴重偏差:先帝當然是把倭國當成來依附的附屬國看待的。
但倭國不覺得,只以為是兩國平等論交——
以至於高表仁過去向倭王宣旨的時候,倭王不肯按照臣子禮數接旨。
而倭王不面北行臣子禮,高表仁便也不肯宣大唐天子詔書。
兩方各不相讓,高表仁一揮袖子走了,終未宣詔。
倭國也很惱火,覺得大唐瞧不起人。於是終貞觀一朝,倭國再未譴使臣入唐。
而大唐二鳳皇帝這邊,早把倭國忘到九霄雲外去了。
直到當今登基,為新羅事,倭國才又三番譴使臣來唐——
依舊不是來朝貢的,而是來走外交手段跟大唐斡旋,讓大唐勿要助百濟的。甚至想跟大唐一起瓜分下朝鮮半島。
一言以蔽之:此時的倭國還真不了解大唐的實力,對待大唐,完全是想爭鋒的心思。
所以才會出現扣留百濟王子、拒絕大唐使臣‘登岸刺探軍情’等行為。
**
至此,大唐朝臣們才總算對倭國,有了個比較立體的了解。
有了解,才有能做出正確判斷的基礎。
李勣大將軍屈起手指敲了敲桌子,準備讓在坐朝臣開始發表意見。
還未開口,就聽姜侍郎又補充了幾句:“對了,還有一事。”
“之前倭國使臣被扣留在長安城中,經由與他們交流其本土風物——”
姜沃聲音愈加和緩道:“倭國雖孤懸海上,土地貧瘠,然多礦產,尤其是銀礦。”
寬闊的正堂中,霎時人人露出了頗為感興趣的神色。
李勣大將軍都‘哦?’了一聲。
“展開說說。”
*
其實原本,大多數朝臣,對倭國成為大唐屬國是無可無不可的。
畢竟,倭國跟百濟不同,百濟是朝鮮半島的一部分,百濟不安,高句麗也會一直難以安定,朝廷想要徹底掌控遼東之地的計劃,就會收到阻撓。
所以,唐滅百濟之戰,說到底還是滅高句麗的延伸,是安定遼東的必要一戰。
相較之下,倭國卻是孤懸海外的島國,可沒有這種重要性。
然現在,倭國在朝臣們眼裏又變了。
現在的情形是,礦產匱乏的大唐,聽說了一個礦產頗豐、實力一般,而且還一直在跟大唐作對爭地盤的敵國。
那……就沒得說了。
**
“其實今日,我還有一事,想與諸公商議。”
李勣大將軍頷首:“姜侍郎只管說。”
對姜沃來說,她心中最重要的事,其實並不是倭國和銀礦。
而是——
“是我朝對於藩屬國的‘統’而不‘治’。”
大約是自古以來的強大與文化傳統的緣故,中國歷朝歷代對‘屬國’,其實更看重是一種名義上的‘稱臣’和‘朝貢’。
是一種‘統’的理念,而不是真的去‘治(理)’其下屬國。
對屬國內部的政治、經濟,其實基本是不管的。
這也就造成了,‘宗藩’之間的聯系,其實很不牢固。
最要緊的是,中國歷朝歷代,還多以‘天朝上國’的心態,對於屬國的朝貢,返還更多經濟的饋贈,實行‘厚往薄來’的政策。
甚至……還會給予先進文化、技術指導。
這些舉動,在宗主國強大的時候自然沒問題,屬國會是老老實實順從的好孩子。
但到底是兩國兩心,一旦宗主國衰弱,很可能就會被屬國反咬一口。
故而,姜沃想提出的是:當民族沒有徹底融合,不是一家人的時候,該保留的一定要保留,不能任由他人帶走!
正如現代社會,各個國家對自己的高精尖技術,一定也是最高級別的保密程度。
姜沃想到銀礦的那一天,就想起了這個問題:如今大唐開山采礦,已經習慣了用火藥,航海也已經用上了羅盤——
若是為了開采銀礦得到些許銀錢,倒是讓倭國反手把火藥的煉制、羅盤的制作、大唐的先進造船術這些技術拿了去,那才真是大大的倒賠!
因此,在今日六部皆在的大堂之上,姜沃說出了此事。
銀子固然很香,武德充沛指哪兒打哪兒的大唐,更不愧是威名赫赫的天朝上國。
但在大唐不斷開疆擴土的如今,該如何治理被打下,卻並非一心的‘屬國’,已經是一件近在眼前的事情。
這世上沒有什麽毫無代價的取得。
正如兵法所說‘未勝先要慮敗,才能百戰不殆。’
想要銀礦,就得把方方面面都考慮到。
姜沃近來思考這件事情,常想的頭疼,生怕哪裏漏下什麽。
不過,她現在已經深谙壓力轉移大法了:不要太逼迫自己,而要把難題分享出去,把大家一起卷起來。
姜沃分享問題完畢,歸座。
**
顯慶五年八月。
經過三省六部的朝議,皇帝最終決定再派戰船前去東征倭國時,東海之上的緊急軍情卻先一步送入了長安城——
大唐的水軍與倭國的水軍,於白江口發生了大戰。
朝堂之上諸人:??
劉仁軌這麽大膽?不等皇帝命令就開戰了?
*
劉仁軌冤枉。
他確實是個一言不合就動手的硬核狠人,然,這次卻是對方先動的手!
說來也巧。
去歲,大唐是怎麽備戰準備滅百濟的,倭國境內,齊明倭王就是怎麽準備進攻新羅的![2]
齊明倭王對此戰看得很重,親自督戰,今年甚至搬來了北九州住。
誰料,倭國這邊還等著百濟的信號,跟百濟一起夾擊新羅呢,轉頭就聽說——
什麽?百濟已經被大唐滅了?!
倭國驚呆。
但來都來了,備戰都備了一年了,難道轉頭就走?
那不能夠!畢竟,倭國對此戰、對自己都很有信心!
他們為此戰準備了一年有餘,帶來了數萬的兵士,上千艘戰船,怎麽能直接就退兵?
倭國決心自行攻打新羅。
就在此時,大唐居然派使者來要百濟王子——
所以,倒也不能怪倭國不肯讓大唐使者登陸:實在是太巧了。大唐不會探知到他們要興兵攻打新羅吧?
心中有鬼,倭國拒絕了大唐使者登陸。
而經此一事,劉仁軌頓生警惕,加強了防備巡岸。
倭國則是決定先下手為強,直接出擊!
就這樣,兩方在白江口發生了一場遭遇戰。
這一場遭遇戰,倭國是備戰許久的水軍皆出,共千餘艘,數萬兵士。
而劉仁軌這邊,則只帶了一百餘艘戰船,萬餘人。
與之前許多與大唐軍隊交戰的敵人一樣,倭國水軍看到兩方兵力(船只)數量懸殊,大喜:優勢在我!
直沖大唐戰船而去——
*
長安城中的朝臣,自然未能親眼見到這一戰。
但看到了戰報:“仁軌遇倭兵於白江之口,四戰皆克。”
“焚其舟四百艘,煙焰漲天,海水皆赤,賊眾大潰。”[1]
此戰後,劉仁軌率水師追著殘留的倭國船只,一路來到對馬港口,即倭國阻攔大唐使者登岸之處。
上百艘戰艦堵在對馬港口。
劉仁軌立於船頭,直至倭國主動將百濟王子扶餘豐綁了,放到一艘小舟上,送往大唐船上。
*
此戰使得倭國水軍精銳盡潰。
而‘海水皆赤’的戰場,也終於讓倭國認清了大唐的實力。
因此,在大唐的國書送達,讓倭國在成為屬國和滅國之間選一個時,倭國迅速扭轉態度,毫不猶豫選擇了與新羅一樣,成為大唐的屬國。
行朝貢,奉正朔,凡王位更疊,皆受冊封。
自此改用大唐年號。
**
顯慶五年十一月。
蘇定方大將軍自百濟還,獻義慈王。
與此同時,登州港口,有數艘船只正從大唐出發,行駛向倭國。
船上除了大唐派往倭國的冊封使臣,另有負責冶鑄金銀銅鐵的少府監胥吏數名、負責礦地辨認的掌冶署胥吏數名。
隨行者中,還有兩名令胥吏們頗為陌生忌憚的‘監秘官’。一為宦官,一為宮中女官。
樓船於海上乘風航行,上樹大唐烈烈幡幟。
**
顯慶五年十二月。
帝下詔,來年改元龍朔。
顯慶年間事,至此而終。
*
不過,在顯慶年號的最後一天。姜沃終於解開了一個謎團——
顯慶三年九月,皇後誕下次子,因小兒年幼,皇帝便一直未起名。姜沃就一直好奇,這是哪位武皇之子,亦或是哪位都不是。
到了這顯慶年的最後一天。
皇帝於除夕宴上,宣布了嫡次子的名字。
作為顯慶年間出生的唯一一位皇子,皇帝為其取名李顯。
*
姜沃側耳傾聽,大明宮的新歲,隆隆鐘聲敲響。
新的一年又到了。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